查看原文
其他

论中国|甲子同心 携手共进

CGTN CGTN 2024-07-14

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在北京和巴黎同时发表公告,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这短短两句话,打破了东西方交往的坚冰;60年来,中法两国携手并进,共同谱写了不同文明间友好交流、和谐共处的友谊篇章。

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CGTN推出演讲节目《论中国》特辑——“中法一甲子”,节目邀请四位嘉宾,包括法国前总理拉法兰、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佳玥、法国汉学家及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高大伟,以及法国青年陶瓷艺术家开弥。他们以不同的视角回顾中法友谊点滴,为观众讲述两国之间民相亲、心相近的动人故事。

“五十年的时间里,我见证了中国的巨变,也正因如此,我对中国人民深感钦佩。”

——法国前总理 拉法兰

法国前总理拉法兰(Jean-Pierre Raffarin)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从1976年他第一次来访,到如今,他已访问中国100多次,是位不折不扣的“中国通”。在与中国近半个世纪的交往当中,他致力于促进中法友好与全方位合作。在节目中,拉法兰回顾了60年前中法两国排除万难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也对中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拉法兰认为,尽管两国存在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差异,中法依然能够友谊长存、携手同行,关键在于两国怀揣共同的愿景,热爱和平是两个民族的共同语言。他呼吁,未来两国要继续发扬老一辈领导人的远见卓识,相互尊重,以诚相待,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筑未来。

“中国人对待时间的态度是几千年文化积淀下来的智慧。”

——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艺术8”创始人 佳玥

佳玥(Christine Cayol)是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曾因对推动中法文化交流做出的贡献获得法国政府荣誉军团骑士勋章。她在北京中法大学旧址上,建立了一座名为“艺术8”的中西艺术交流之家。佳玥讲述了她通过建立“艺术8”,延续一个世纪前蔡元培先生建立中法大学的初心,分享了她连接中外艺术家、搭建起中法艺术交流桥梁的故事。在中国生活的20多年中,作为哲学家和作家的佳玥也产生了独特的哲学思考。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有时间?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佳玥发现了中法两国人民不同的时间观念,也找到了在岁月中传承、沉淀下来的中国文化与智慧。

“要读懂中国,就要了解‘复兴’的含义。”

——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 高大伟

高大伟(David Gosset)是法国汉学家及中欧美全球倡议发起人。多年以来,他一直致力于搭建多元化平台,汇聚志同道合之士,共筑东西交流之桥。高大伟以历史发展的眼光和融贯中西的视角回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历程。在他看来,中国的全面复兴续写了几千年来的文明与辉煌,是历史的必然;而中国的全面复兴,又是全球稳定与进步的基石。他认为,中国与法国曾在60年前冲破困境、开创新局;如今,中法两国是引领全球合作的先锋,双方能够在诸多领域加强合作、互利共赢。

“景德镇拥有悠久的制瓷历史,在这里我倍感亲切,仿佛能够同时窥见陶瓷的过去与未来。”

——法国青年陶瓷艺术家 开弥

作为中国的瓷都,景德镇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许多年轻人来到这里追求艺术梦想。10年前,法国青年艺术家开弥(Camille Grandaty)第一次来到景德镇,便爱上了这个地方,一个漂泊的艺术灵魂找到了心灵归宿。开弥回顾了她的陶瓷创作之旅,以及与景德镇的不解之缘。在她看来,景德镇的生活和节奏不同于北上广深——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厚的人文关怀,吸引了很多像她一样的“洋景漂”扎根在这里,进行创作。时间沉淀出陶瓷艺术的美,也沉淀出千年传承的匠心,景德镇成为联系古今、中外的纽带,吸引更多的人发现陶瓷之美,发现中国文化之美。

“几十年来,中法两国艺术家们总是心有灵犀,互相欣赏,这很了不起。”

——法国驻华大使 白玉堂 

在本季节目中,法国驻华大使白玉堂(Bertrand Lortholary)对中法建交60周年以来两国在人文、艺术交流等领域取得的成就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两国之间频繁而有益的文化交流彰显了两国艺术界人士“心有灵犀”的默契,搭建了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桥梁。
推荐阅读:
论中国|“洋景漂”开弥:窑火烧春华 爱上景德镇
论中国|中法文化论坛副主席:艺术为桥 连接中法
论中国|时代之选:中国的复兴之路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